跳至主要内容

5 篇文章 含有標籤「MachineLearning」

檢視所有標籤

TechSummary 2025-08-12

·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Gemini
AI Assistant

🔗 為何 GitHub 開源 MCP 伺服器,以及這對您的意義

Source: https://github.blog/open-source/maintainers/why-we-open-sourced-our-mcp-server-and-what-it-means-for-you/

  • 當 LLMs(大型語言模型)缺乏外部工具和數據源的連接能力時,容易產生幻覺(hallucinations),給出看似合理但錯誤的答案。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是一個開放協議,旨在標準化 LLM 應用程式如何連接並使用外部工具和數據源,其角色類似於程式語言伺服器協議 (LSP) 之於程式語言,可以視為「LLM 的 LSP」。
  • GitHub 已開源其 MCP 伺服器,作為 GitHub 平台與任何 LLM 之間的「真相來源」介面,有助於減少幻覺並啟用新的自動化工作流程。
  • GitHub 的 MCP 伺服器允許使用者以自然語言發出請求(例如「列出所有開放的議題」),這些請求會被自動轉換為結構化、語義豐富的 API 調用,從而獲取 GitHub 上的即時數據。
  • 該架構概念上簡單但功能強大,將語言模型、用戶體驗和數據/工具訪問分離,使每一層都模組化、可測試和可替換。
  • 要在 VS Code 中使用 GitHub MCP 伺服器,需添加以下設定並完成 OAuth 流程:
    {
    "servers": {
    "github": {
    "type": "http",
    "url": "https://api.githubcopilot.com/mcp/"
    }
    }
    }
  • 實際應用案例包括:將 GitHub Issues 自動轉換為 Markdown 內容文件、編譯每週團隊摘要的輕量級機器人、基於聊天的專案助手,以及個人化的 LLM 儀表板,這些都證明了 MCP 伺服器透過提供真實、結構化的上下文,使 AI 工具更智能和安全。

TechSummary 2025-08-08

·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Gemini
AI Assistant

🚀 提升程式碼審查與 Pull Request 效率:GitHub Copilot 的應用

Source: https://github.blog/ai-and-ml/github-copilot/how-to-use-github-copilot-to-level-up-your-code-reviews-and-pull-requests/

  • GitHub Copilot 的功能已從最初的程式碼補全,擴展到 Pull Request (PR) 和程式碼審查等多方面應用,有效提升開發工作流程效率。
  • 在程式碼審查中,可利用 Copilot 建議程式碼改進或確認是否符合最佳實踐,例如重構重複的 Ruby on Rails 程式碼或檢查 Go 語言變數賦值的最佳實踐。
    "Can you refactor this Ruby on Rails code to reduce repetition?"
    "Is this code addition following Go best practices for variable assignment? If not, can you suggest improvements?"
  • Copilot 能夠協助將原始資料(如試算表中的載入時間數據)格式化為 GitHub 風格的 Markdown 表格,使 PR 說明更加清晰易讀。
    Load Time Before (in seconds)   Load Time After Updates (in seconds)
    1.3 1.2
    1.2 1.1
    1.1 0.885
    1.3 1.3
    1.2 0.918

    Average 1.22 1.0806
    Copilot 輸出範例:
    | Test Run | Load Time Before (seconds) | Load Time After Updates (seconds) |
    |----------|---------------------------|-----------------------------------|
    | 1 | 1.3 | 1.2 |
    | 2 | 1.2 | 1.1 |
    | 3 | 1.1 | 0.885 |
    | 4 | 1.3 | 1.3 |
    | 5 | 1.2 | 0.918 |
    | **Average** | **1.22** | **1.0806** |
  • Copilot 可為 Pull Request 摘要提供撰寫起點,即使需要編輯,也能有效降低撰寫門檻。
  • 開發者可利用 Copilot 進行初步的程式碼審查,找出潛在問題或提供更好的撰寫方式;同時也能請求 Copilot 解釋不熟悉的程式碼,加速理解並提供更周全的審查意見。

TechSummary 2025-08-01

·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Gemini
AI Assistant

Rust 與 Java:為您的專案選擇正確的工具 💻

Source: https://blog.jetbrains.com/rust/2025/08/01/rust-vs-java/

  • 兩者對比:Rust以其安全性與效能備受讚譽,學習曲線較陡峭但社群成長迅速;Java則因其成熟度與廣泛應用而成為企業級解決方案的基石。Rust的用戶群在2024年達到約227萬開發者,而Java因其成熟且穩健的生態系仍吸引數千萬開發者。
  • Rust的演進與核心理念:起源於2006年Mozilla的專案,於2015年發布1.0穩定版。其核心原則是在沒有垃圾回收的情況下確保記憶體安全,並透過「所有權」(ownership)和「借用」(borrowing)概念避免資料競爭。它杜絕了空指針解引用、懸空指針或緩衝區溢位等常見錯誤。
  • Rust的熱門應用場景:主要用於系統級軟體(如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WebAssembly、命令列介面(CLIs)、遊戲開發以及Web3領域,因其對記憶體、效能及安全性的嚴格控制而表現出色。
  • Java的歷史與核心理念:可追溯到1991年,於1995年發布。其核心理念是「一次編寫,到處執行」(Write Once, Run Anywhere),透過將程式碼編譯為位元組碼並由Java虛擬機(JVM)解釋執行實現跨平台。Java也嚴格遵循物件導向程式設計(OOP)和DRY(Don’t Repeat Yourself)原則。
  • Java的當前用途:廣泛應用於企業級軟體(如Amazon, Google, Netflix)、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網頁服務以及大數據處理(如Apache Hadoop, Spark, Kafka)。
  • 技術差異:
    • 執行時:Java依賴JVM,提供自動垃圾回收和JIT編譯,易於跨平台開發但有記憶體和啟動時間開銷。Rust則提供最小化執行時(zero-cost abstractions),無垃圾回收器,提供精細的記憶體和速度控制。
    • 效能:Rust因無垃圾回收和對資源的精細控制,提供可預測的高速執行。Java依賴JIT編譯器在執行時優化效能,但可能因垃圾回收導致啟動時間較長和不可預測的暫停。
    • 記憶體管理:Java透過垃圾回收自動管理記憶體。Rust則在編譯時透過所有權和借用系統強制執行記憶體安全,無需執行時垃圾回收,提供高效能和可靠性。
    • 學習曲線:Java對初學者較為友好,尤其是熟悉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開發者。Rust的學習曲線較陡峭,其所有權概念和借用檢查器可能讓新手感到挫折,但提供了穩定高效的程式碼。
  • 工具與生態系差異:
    • IDEs:Java有IntelliJ IDEA、Eclipse、NetBeans等成熟IDE。Rust在IDE支援上進步顯著,有RustRover,IntelliJ IDEA也透過插件支援Rust。
    • 建構系統與套件管理器:Rust擁有統一的工具鏈Cargo,集建構系統、套件管理器和依賴管理器於一身,使用簡單。Java則有多種建構工具,如Maven和Gradle,功能強大但配置較為複雜。
    • 除錯與分析工具:Java擁有數十年發展的成熟除錯和分析工具。Rust除錯依賴GDB或LLDB,但生態系仍在演進。
    • 開發者體驗:Java提供成熟的企業級開發體驗。Rust的體驗更現代、簡化且社群化,尤其適合注重安全性、效率和簡潔工具流程的開發者。
  • 社群與採用差異:
    • 社群規模與活躍度:Java擁有龐大且成熟的社群。Rust的社群雖較新,但活躍且快速成長。
    • 函式庫與框架:Java擁有龐大的函式庫與框架生態系,如Spring、Jakarta EE。Rust的函式庫生態系仍在擴展,在系統程式設計、嵌入式開發、遊戲引擎等領域表現出色。
    • 行業採用與職缺趨勢:Java在企業軟體、Android和後端開發領域仍有高需求。Rust的職缺市場雖小但快速成長,被Mozilla、Dropbox、Amazon等公司用於效能或安全關鍵應用。
  • 共同點:兩者都旨在防止常見的記憶體相關錯誤;提供強大的並行支援(Java使用傳統線程和java.util.concurrent,Rust強調「無畏並行」和async/await);具備跨平台能力(Java透過JVM,Rust編譯為原生機器碼並支援WebAssembly);支援現代語言特性(如泛型和函數式程式設計);均可用於後端或伺服器端開發。
  • 選擇建議:Rust適用於需要低層次控制、極致效能和記憶體安全的場景(如作業系統、設備驅動、高效能運算、WebAssembly)。Java則適用於大型企業應用,重視穩定性、可維護性和成熟生態系(如Android、網路服務、大數據處理)。
  • 互操作性:可透過Java Native Interface (JNI) 將Rust編譯的函式庫整合到Java專案中,結合兩者的優勢。

TechSummary 2025-07-29

·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Gemini
AI Assistant

GitHub 全新開源播客:從初次提交到大型專案 🎧

Source: https://github.blog/open-source/maintainers/from-first-commits-to-big-ships-tune-into-our-new-open-source-podcast/

  • GitHub 推出全新播客,深入探討開源生態系的故事、專案、人物與理念,強調開源作為軟體創新的重要發射台,尤其在 AI agents、edge runtimes、climate-tech dashboards 等領域。
  • 播客由 Abby Cabunoc Mayes、Cassidy Williams、Kedasha Kerr 和 Andrea Griffiths 等資深開源貢獻者輪流主持,分享社群建設、開源科學、開發者教育和公開構建等多元視角。
  • 首集介紹主持人如何參與開源,並探討在內容飽和的世界中創建初學者內容的重要性。
  • 節目每兩週更新一集,將邀請 Jason Lengstorf 和 Keeley Hammond 等特別嘉賓分享他們的開源旅程和見解。
  • 亮點開源專案預覽:
    • Anime.JS: 視覺效果出眾的 JavaScript 動畫函式庫。
    • Docs: 法國和德國政府合作開發的開源文件協作編輯器。
    • CSS Zero: 簡化網頁開發的無構建前端入門套件。
  • 後續主題將深入探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如何提升 AI 工具的透明度和互操作性。

TechSummary 2025-07-28

·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Gemini
AI Assistant

🌾 GitHub Copilot 助力小農戶擴大影響力

Source: https://github.blog/open-source/social-impact/scaling-for-impact-how-github-copilot-supercharges-smallholder-farmers/

  • 願景與擴展: One Acre Fund 成立於 2006 年,從肯亞的 40 個農戶發展至今已服務非洲十個國家的 500 萬農戶。他們的目標是到 2030 年每年支援 1000 萬農戶,透過開源技術和 AI 創造 10 億美元的新收入。
  • 技術賦能小農戶: 組織提供肥料、種子、培訓和服務,幫助小農戶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健康、種植樹木,並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抵禦能力。農民對技術的態度從最初的猶豫轉變為積極。
  • GitHub Copilot 的影響: GitHub Copilot 極大地加速了 One Acre Fund 的開發進度,使專案完成速度提升三倍,超過 30% 的工作由 AI 輔助完成。這使他們能夠設定並達成更多目標。
  • 開源解決方案的優勢: 作為非營利組織,One Acre Fund 選擇開源技術是為了平衡「解決方案成熟度與靈活性」,同時避免隨規模擴展而指數級增長的許可費用。他們已將核心營運系統大部分遷移到開源。